第31章 后记

丹麦一位名叫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家曾经以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记述过人类这样一种普遍的境况:“人们常常感到自己只是为了他人的需要而生存,不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使自己成为自己,他只是试图按照别人认为应该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行动……也就是说,他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人的人。”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我就在以自己那浅薄的理解力来逐渐解释这些更可以称之为哲理的话,而后,有了这部对自己写作生涯上有颠覆意义的作品。文中的故事仅仅是一种虚拟的叙述,但是,我认为,小说必须能够表达出一些只有小说能表现的东西,比如,还原一个人真实的自我。首先要从故事性入手,其次是对心灵或者说对个体人物人性的挖掘,以及能够有自由的空间充分描绘出命运演变的轨迹。

小说最初的完稿是在几年前,由于经历及个人的人生体验在不断的被时间冲刷,期间几易其稿,直至现在才完成了最终的定稿,这个过程,对我来讲,是漫长的。我把它定义为一部后现代主……

(ò﹏ò)

抱歉,章节内容不支持该浏览器显示~

【为了使用完整的阅读功能】

请考虑使用〔Chrome 谷歌浏览器〕、〔Safari 苹果浏览器〕或者〔Edge 微软浏览器〕等原生浏览器阅读!

谢谢!!!

铅笔小说 23qb.com

<=17目录+书签18返回目录